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例辯護詞
辯 護 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山東濰坊律師事務所接受被告人程某某家屬的委托,指派我作為其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一案的辯護律師。接受委托后,我會見了被告人,查閱了卷宗,了解了案情?,F針對本案的事實與證據,提出如下辯護意見,望合議庭采納:
一、對起訴書中指控的程某某涉案公民個人信息條數有異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對批量公民個人信息的條數,根據查獲的數量直接認定,但是有證據證明信息不真實或者重復的除外。”
本著負責任的態度,辯護人從卷宗中選取了第117頁程某某發送給王某某的49條公民個人信息進行了一一核對,其中號碼為空號、呼叫失敗或者明確告知打錯的、關機打不通的為16個。這包括第29名手機號碼為18605673068的地址為亳州市的李某的人,經核實,該號碼實際為安徽宿州的電話號碼,對方明確表示不是李某。第30名標注為李小姐的電話,接聽后是男性的電話,信息顯然不正確。這16個電話包括第3、6、10、12、21、25、28、29、30、31、35、42、45、48。姓名地址和電話全部正確的只有3個。其余的信息的手機號不是不接,就是拒接,無法核實其真實性,也有的是電話號碼正確但地址不正確。
所以,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真實的信息實際上非常少,大約占比在5%左右。因為這些信息屬于批量公民個人信息,公訴機關僅將重復的信息排除在外,未將不真實的排除在外,這顯然不符合最高院的上述規定。辯護人認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亦應受到保護,而且從我國法院的多個判例來看,都是由偵查機關對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核實的,以經過核實準確的信息進行計算,辯護人提供兩份判決書作為例證。
二、起訴書指控程某某向他人提供或者以其他方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屬于“情節特別嚴重”,辯護人對此持異議。
1、《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為合法經營活動而非法購買、收受本解釋第五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利用非法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獲利五萬元以上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購買、收受公民個人信息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這條規定的意思是如果因為合法經營活動而非法購買、收受公民個人信息的,應當區別對待,凡是達到法律規定的刑事立案標準的,一律以“情節嚴重”論處,而不應以“情節特別嚴重”論處。
在本案中,程某某從王某某處收受的50萬條信息就是程某某用作自己合法經營而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應當視為“情節嚴重”的情形。
2、程某某發送給王某某的30萬條信息中,辯護人已有考證,以準確率計算,總數在3萬條以內,因此這部分信息也應屬于“情節嚴重”的情形。辯護人對此已在第一條辯護意見中有論述,在此不贅述。
三、程某某利用獲得的信息進行電話推銷,經營時間從今年剛開始,到被偵查機關采取強制措施,一共就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并未造成嚴重后果,也沒有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者惡劣社會影響。
四、程某某系初犯,愿全部退贓,可以認定為情節輕微,可以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確有必要判處刑罰的,應當從寬處罰。
五、程某某積極交代犯罪事實,具有坦白情節,確有悔罪表現,當庭認罪悔罪,證明其已深刻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和行為的后果,且在看守所已服刑三個多月,已經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六、本案系財產性犯罪,區別于針對人身的暴力性犯罪,社會危害性較低。
七、程某某交換公民個人信息的主觀目的是想用來經營使用,并非用于非法目的,其主觀惡性較小。
綜上,根據被告人程某某的犯罪性質、情節、認罪態度及社會危害程度,辯護人懇請法院依法對其適用緩刑。
此致
**縣人民法院
辯護人:山東濰坊律師事務所
律師:趙榮烈
二O一八年一月三日
本案經趙榮烈律師辯護,涉案數額86萬多條,最終僅判決三年零一個月有期徒刑(根據法律規定,5萬條以上即為三年有期徒刑)。
類似于這樣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我已經分別在濰坊市濰城區人民法院、濰坊市奎文區人民法院、安徽省碭山縣人民法院以及山東省的多個法院對這種罪名進行了有效辯護。因為是新類型的案件,我個人觀點,在這種類型案件的辯護時,一定要從大量的實際辯護經驗入手,方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我最成功的一起案子是1300萬條信息的案件,最終僅判決一年零三個月。這在國內類似案件中還是非常罕見的。
有這方面的疑問,可以與我溝通與交流
- 就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然后法律規定上面就是5000條的10倍以上就是 12個回答
0
- 我返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大概有20條左右,檢察院那邊說是獲利2000 12個回答
0
- 這算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嗎? 6個回答
0
- 侵犯個人公民信息,老板找律師判緩了,我們員工判緩幾率多大 14個回答
0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3個回答
0